目前分類:編輯‧幕後 (23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初看安哲作品,直覺是一種寧靜的、羞澀的小小音量的爆炸,彷彿外太空的小宇宙正在不斷收縮與擴張,好比我們的情緒,往往在時間河流的沖刷下,每日哀樂喜怒,小小的死亡、小小的爆炸。

在他作品裡,永遠有著指涉社會體制的背景,批判、痛陳與感同身受,故事角色永遠有著低調而溫弱的社會共感,身而為個人,一切皆是困難的,然而一切也都寬闊無盡如宇宙般無可量度,對與錯、是與非,人性價值總須經過諸多痛楚才能抵達心中所冀,而晦澀之中絕對有著微細之光,指引著自己。

譬如〈禮物〉,畫面分鏡裡的勞動男孩正日以繼夜地驅策齒輪,眼神蒼茫,生活是輪迴不止的哀歌構築而起的卻僅是一名胖孩子的貪婪心願。階級權力是一道永恆難題,無盡迴旋的隱喻裡,重複堆疊著無數人的身影

譬如〈消失的226〉,階級意識是一款深入思維的毒,隱性之傷,二元對立;社會化的編號226勞工向欲望靠攏,棄置尊嚴,進入另一副腦,承認另一種價值觀。然而,不得而知的是,古往今來的革命者,是否皆能捍衛自我價值?一旦權力招手,會否又是另一場對位關係位移之論述,無限循環

譬如〈雨點〉,某個宿醉之晨,憂鬱者駕駛著飛行器,試圖遠離一切直到失速撞上了樹,意外發覺在那無法分辨雨或淚的情境下,樹的巨大悲傷是源自於貪婪的人類,正無情啃噬著世界共享的生態自然,而憂鬱者的庸人自擾則顯得微渺不堪。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蘇花公路上,隨輕晨電一行人的露營車攀轉山彎,是回程,但又好像剛發動起步不久,極其特殊的拍攝旅程,車鑰匙旋開了就上路。南澳,並非澳洲南部,是宜蘭縣南澳鄉,旅行的意義永遠不是抵達的遠方,而在旅途中。

一直無法忘記海邊的拍攝,時值中元,暗中改變了時興時落的潮汐之氛圍,然而、工作的熱烈卻完全洗去應有的不安。營火劇烈,杯盤狼藉,樂聲綿延樂團成員之間的默契與微細扞格,讓我想起淡水求學時期那已封閉的沙崙海水浴場,和幾個才認識不久的大一同學在堆滿廢棄物的沙岸上聊著,話題很模糊,不熟,但卻能持續甚久,直至疲倦。我不知道那是什麼?一如過往公司裡的同事,始終能記得那段荒唐工作的記憶,久久聯繫,總能憶及。我想,那就是存在、維繫彼此的所謂「情誼」,共有的經歷、共持的人生遭遇。各自的視角不同,正能補足當下的自我。

輕晨電的旋律彷彿清晨之樂音,夜晚直至清晨,繼續行程,忘了是因為擔心來不及、更早就醒來提早結束手機裡的晨電設定,又或者昨夜的疲憊與豐盈並置的感受讓自己尚無法卸下而根本未曾設定機制生命裡總會幾些熱烈之情緒徘徊不去,纏繞盈滿,即便一百次錯過,仍能謹記其一,一旦擁有其一,便能永久賴以為生。

初次駕駛在蘇花公路上,仍是回程,公司用車已然氣喘吁吁,後車廂堆滿了三天來的拍攝道具設備等等仍殘留在「當下」的痕跡無論是水痕油漬汗水海的鹽分或其他更多,偶爾需要調節引擎預防過熱的關小冷氣之際,我就打開一點車窗,領受山風,不知怎地、似乎從前方距離五個車身的露營車內傳來了幾日來不間斷播放的樂聲,宛如今晨消失的晨電。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人的世界始終在遙遠的遠方,有人的近處即是抵達不了的遠方,生命有盡頭,生活沒有。

JANET合作的第三本作品,明顯她變了,我也;她變得慢了,婚姻似乎讓她多了一份慎重以及更多的回頭與在意,而我變得不再期待她過往那種陽光熱烈,等著的是一種她對於自我、另一半的承擔與期許。我一直非熱衷玩甩的人,很能體會GEORGE在書中提到的自己不是那種愛冒險只希望在旅途中舒適享樂的心境,我甚至認為在每個人生存的世界裡,所有叨念在嘴邊的「遠方」,其實就是始終站在眼前的那個人。

故事從德州開始,途經阿根廷,抵達南極,不說「最後到了」,乃因南極並非終點,反而是一個起點,或許是婚姻的起點、或許是兩個人的起點無論如何,必須調整的是前進的方向與力道,他們一起走過的不僅是JANET的成長記憶與夢想,而是一種存在於兩人間更重要的「感同身受」,而那樣的細微情緒將在真實生活中,無時無刻、若有似無地出現並且影響彼此。

本書宛如一場試煉,兩個人的旅程永遠是各自的鍛鍊,必須調適、必須忍耐、必須學著放棄與妥協、必須成為你沒有想過的那個人…終其一生、生活的枝微末節沒有止盡,藉由感情將之延伸延伸延伸延伸…直到自己成為對方,無悔無怨地成為另一人,而那人同樣如此實踐著同樣的事。每個人的最遠的遠方,其實就在另一人身上。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數時候,我們沒有太多累積飛機里程的機會,工作與生活的閒暇之餘,或許電視裡的旅遊頻道是一種解脫;然而、對於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來說,永遠在思考的是如何在每一件待辦事項的縫隙之間找到來自遠方的光。前年開啟的一波著色書熱潮即是因此而生,延伸至現在的習字練習風潮,其實都是同一種概念的延伸:私我的結界,繁擾的集體社會裡的小小遠離與自我對話。《心靈之旅舒壓著色畫系列》從巴黎開啟,到希臘而終,作者將歐洲旅途紙本化,並以著色方式提供讀者一種關於顏色的思索,或許是曾經去過的城市,或許是夢想中與計畫中的城市…這一趟長達半年的紙上旅程,如同每位讀者的一次小小小小的逃避,在每日小小的死亡(關於腦或心)之間,找到另一種呼吸,那是輕飄飄的夢,沒有不好,只怕無夢。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始終不是一個適合留在夏天的人。

看著這本寫真集子裡每一跨頁的艾菲,無論造型或妝容,似乎都在極度高昂的興致、氛圍之中,令人欣羨這樣的感受,夏日、浪花、沙灘以及海潮的呢喃當在編配頁面時,確實有許多受限於頁數之不捨,彷彿一部超長電影卻必須去蕪存菁地剪接為合適放映以及釣足觀眾胃口的篇幅,實是為難。

一如我們每張紀念照背後的故事,可能是在等待陽光的角度、可能是積累了過多拍攝工作的疲憊、可能是時差或水土不服等等身心理難關然而、我總相信,夏日最美好的片刻將留在讀者心裡,而那段夏日時光裡分分秒秒的真實則屬於艾菲的珍藏,她對每一畫面的堅決,確立了書的路向:那麼地瀲灩、那麼地足以成為所有人的夢。

一如我這樣不適合夏日之人,便也能期待在離開海灘之前,可以帶走一幅那樣沈迷於夏日裡的熱情。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已經忘了如何收到謎卡的稿件,究竟是她投遞而來或我尋得了她其實緣由早被我忘在順向的時間裡,似乎是因為縱身在他的旅行文字與攝影畫面裡太久而讓人暫且忘了時間的真實性,一如隨她的心境幽微轉折在細細描述裡的歐亞交界異國境地,因為更為強烈的人情義理、土地色澤、文化意識等等狂浪潮不斷往臉上、心中拍打,以致時間線軸漸漸模糊,一旦習慣了生理上的時差影響,時間的存在就只是環境的異變之一,日夜陰晴,唯一優先的是當下的存在。

無論在埃及、巴基斯坦、匈牙利或土耳其,時間的界線一致取消了,我只看到謎卡的身影在不同城市、街道、生活裡穿梭,一樣的是她對世界的期望與好奇。看似嬌小的她,卻有著比多數人更強悍的心智,坐在編輯台前,揀選著一張張流逝眼前的照片,很多時候會感到自己的脆弱與渺小,相較於她,靈魂沒有高下之分,但勇氣一關確是節節敗退吶…

偶爾會在不同場合記起因差勤而前往的耶路撒冷、不丹等地,永遠對於那樣的生活感受同時有著嚮往與懷疑,嚮往的是一種遠離舒適圈的巨大動身能量,懷疑的是自己能否支持自己的決定?長程遠行一直是很難的一件事,關鍵在於如何離開與捨棄?而你是否真誠地問自己:這樣快樂嗎?如果不是,那又為何?或許,有一部份的答案在謎卡的旅途裡得以窺看一二,而另外一部份的答案,則在於你怎麼看待「如果那樣」的自己。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起初次出差東京,震撼於日本人那種近乎神經質而暗地拉扯眾人步伐的群體意識力量。我們在六本木高樓餐廳的透明電梯下降過程中,望見對街一間便利商店的兩組男性上班族群,其一是透過大面落地窗可見擠在漫畫雜誌週刊區埋頭苦讀,另一是在店外街角的煙灰缸處定點吸煙,他們共有的辨識是非常有質感(與北京的黑色外衣相較,可用印刷作業的灰階單色黑與四色黑印刷來做強烈區別)的深黑色西裝外套或大衣以及白色襯衫為裝扮主軸,各式領帶則是個別特質。

至今仍是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乾淨清冽的二月氣候裡,空氣裡透光微霧,潔淨的街道、徒步區,那顯著的彷彿是亦有所指的帶著高壓的黑。

定居東京數十年的劉黎兒,以其敏銳而詼諧的筆調,娓娓道來當代日本職場的興盛與衰微,翻讀每一篇章的過程就像一次一次的日本怪奇誌異,有著屬於這個時代的職場不思議之邏輯與理解,又如同擁有古老核心情懷的奇譚寓言,其實都是給台北的指涉。我們常聽,借鏡東京(當然、如果去了幾次多所瞭解便就不能發現兩個城市根本不在同一基準),確實在歷史因緣與脈絡下,台灣日本有諸多相似,包括處事概念略有雷同,因而不免將自己的職涯記憶帶入文章故事裡,從而產生反思力道。

關於我們羨慕的東京。每個人有著不一樣的憧憬,但每個國家每個城市皆有其命運和疑慮,置身其中又從旁觀望的黎兒永遠有著主客觀兼備的一體兩面的覺察角度,當沈浸在詭譎的日本職場分析敘述裡,猛一回頭就是自己擁擠的辦公桌不斷湧入的待辦事項以及久違的打卡鐘…那些始終迂迴纏繞在自己心上的日本情結、日式情懷,所有嚮往的、好奇的、渴望明白的…似乎全在書中得以顯見。每當閱讀,我便又想起最初那次的上班族身上的深黑色衣物,並肩之間讓色塊接繫得隱隱約約像是一個時間的洞口,奇譚小說裡的一個異界連結,似乎似乎,有物會在眨眼間現蹤,或者、它是時代之眼,正偷看著我們面對人生的反應與舉措。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得是在「雙面對決」的現場,心裡有感。國語場那日,開場便依序將我能唱得挺完整的〈白鴿〉〈挪威的森林〉〈浪人情歌〉〈愛情的盡頭〉耗盡,怎辦沒想後續曲目一步一步,竟宛如時光逆向推展。我記起國中當時候一起在末排鄰座那位因膚色與五官輪廓以致被暱稱為「阿拉伯」的同學某,總將椅背懸靠教室後牆一路搖搖晃晃哼唱「夏夜裡的晚風/吹拂著妳在我懷中/妳的秀髮蓬鬆/纏繞著我隨風擺動」;不懂他口音為何刻意略台灣國語貌?也不明白他怎為了一名隔壁棟女生而懶散地直接抄錄〈牽掛〉歌詞?那更是沒聽過村上春樹更妄論何謂挪威森林的時代

大抵是一種滲透。伍佰的音樂創作以一種平靜的、生活的、呢喃於耳的狀態,悄悄來到你的各式情緒之中,而如今平行於此的,是他的攝影。彷彿平行時空的兩個人,卻同樣以多層次累加的豐沛意念灌注於作品中。從《伍佰台北》的編輯作業開始,他的攝影作品似乎也慢慢滲透在我心裡,以詭異而獨特的角度,告訴自己:這巷口是他拍過的、這高架橋段是他開車經過的、這棵樹是他行走路過的乃至於本書裡十數個段落宛如伍佰的台北日常章回,心緒的細部拆解後重組,成為你忘失的台北,伍佰化的你。於是變得更纖細、敏感;或說、更容易、更應該、更想喚回那原有的纖細敏感的自我。

那是我所失去的,我想從街道上、從生活中,一點一點要回來。」伍佰說道。我同時想、他的攝影的另一用意似乎要將讀者一點一點拉回城市街道上,返回生活本質,感受真正的實在的生命。無論你採用的書寫工具是相機、筆或者更多其他。溝通形式未有侷限,能否達到溝通才是絕對要素,伍佰將管道延伸至Instagram網路攝影平台,更試圖將對話管道推至極限,這是他近年來默默持續與世界友人的交流紀錄,藉由影像,互換彼此對於城市的經歷、定義與詮釋,進而尋求一份身而為人的對生活須珍視之共感。滲透。一種雙向情緒,一幀攝影作品需要攝影者與被攝者,一首歌需要歌者與聆聽者,而一種生活需要人與城市的面對面。伍佰的攝影是雙向互動的,是流動式溝通,宛如意識一般輕輕滴淌在城市與觀者心裡,伴隨時間滴答滴答滴答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輯過程中,不時想到多年前仍熱愛攝影的年月,底片時代,很簡單的相機也很簡單的消費性底片,可喜愛攝影的人永遠覺得自己的視角與概念是珍貴而獨特的。記得當時候總在陽光下騎著摩托車穿繞在想拍的地方,空曠的、頹廢的、擁擠的……對於作品畫面,攝影愛好者總是滿懷想像,並且永不滿足,總覺得只要有心,沒有無法達成的構圖概念,即便手中只是一台雜牌相機,為了平視在寬線道馬路另端的公車站,就是得在這一側彎腰俯身,以非常詭異的姿勢,試著讓視窗裡的光影線條達到平衡。

作者於書中寫道:「你曾拿著相機趴在地上嗎?想拍出與眾不同的照片,別說是躺了,連匍匐在泥坑裡,也得做得到。這就是專業攝影師與業餘攝影師的差別。」

當然、後來能成為專業攝影師的人僅在少數(天賦、努力、機運等事往往需要並存的),但愛好者們仍舊喜歡拍照,無論單眼相機、類單眼、消費型數位或甚至便捷的手機,我們依然會在任何時間,按下大小不一的快門鍵,時移事往,現已不見得是一種追求,而是潛意識裡、對時光的在意。讓照片變不同的一百種提案本身,等同一百種人生暗示,換言之,意旨在提醒讀者,其實有各種方法解決每個人不同的攝影難題,無論在事發前後或當下,然而生命裡的藉口眾多,有了書只是盡力排除部分讓自己放棄的理由;但須理解的是,失敗不可怕,照片好壞不會有客觀定義,但是對於一件熱愛之物的夢想往往稍縱即逝,因我們永遠無法感知天賦、努力與機運並行的一刻的到來與發生,就像一個攝影畫面,如果連等待的心緒沒有,固然就會成為永恆的無緣。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遠在美國東岸波士頓學區定居的莎莎,每每拋來訊息時,台灣已屆夜晚,一般而言、美東時間只用以追蹤陳偉殷先發出賽之時間點,於是我總在彼此溝通編輯製作內容時,想到紅襪隊、波士頓馬拉松、塞爾提克隊或者,遠在當地拼鬥的日籍紅襪隊投手上原浩志也有著與莎莎一樣的心情吧?遠在太平洋另端的家鄉,及其氣味。

關於食物,亞洲系統民族似乎永遠有著更多元的一份眷戀,因為食材、調味、烹煮方式的萬千變化,幾近於讓人看到什麼,就想到飲食,到了一個新去處,就意圖尋找該地飲食文化。一旦當異地而居,最困難的自然是食物,適應是一個問題、鄉愁又是另一問題。實屬每位異鄉遊子之永恆命題。本書中的餐食食譜,皆為莎莎以中式為心,西式為體的料理創作;如果食物也可以是心緒的設計物,那麼、書中料理則為思念之情的呈現,關於味道、食材或諸多傳自原生家庭的烹調經驗,彷彿記憶中餐食景致之再造與重塑,每一道菜無論大小、程序或食用情境,都是屬於她的一次自我觀照之練習(想著遠方家人是否安好?誰又多了一歲誰又成家了?自己是否讓他們放心了?是否做得夠多夠好了……)。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赤名莉香或是雨宮舞子?生命中曾有許多時刻,不時思考到究竟喜愛何者為多,關於愛,截然不同的典型,光芒瀲灩以及含蓄靜謐,其感受如綢緞般於年歲日常裡反覆纏繞:愛或者被愛。我同時想到兩人於東京街道往來的身影,在自己青春年少的九年代與即將進入社會體系而惶惶不安的二○○一年,至今又已是十多年後,時光之流裡,又曾經歷了多少莉香與舞子?而當初次因公務站在了西新宿四丁目街頭,乍現的冬陽與枯枝上的殘雪似乎正導引自己走入故事情節之中,一旦決定自己是永尾或久利生公平,不同角色的不同心緒與判斷,人生所遇又是另一幅愛情景致。

偶像劇,我們也會有那麼一天。

當視線遠離了反而受選角(自然我們都希望能投射在鍾愛的演員身上)、拍攝技術或劇本限制種種表象干擾的影像,閱讀劇情改編小說似乎是一件更容易入戲且想像空間甚鉅之事。想起高中時代諸多日劇小說的發行,不斷在腦中賦予各故事角色其外貌形象,而其中哪一個會是自己?期望面對的愛情難題又是誰?偶像愛情故事如粉紅氣團一般存在每個人的生命,時起時落,我們皆渴切於愛情也都為其所苦,而人事時地就像抽紙牌遊戲般流轉、變換,偶爾會心急,偶爾想探試,偶爾也會不願放棄(如同何皓一始終無法放下艾麗絲,在三十歲的時候一如十七)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當思緒困頓或者情緒莫名哀愁之際,我便開始關心整潔。辦公桌面的塵灰必須反覆淨除、書冊的排序、電腦螢幕的陳設角度、座位隔板上一張張註記了待辦事項的便利貼以及彩券、出版計畫等等紙箋之排列與對齊(當然也需顧及療癒小物是否擺置得宜、日常藥品是否皆標籤朝外)…彷彿對自身的嘮叨與叮囑,騰出有限的空間,好好擺放自己。

我喜歡額外鋪墊於桌面的全開紙張之觸感,使用色澤偶爾鮮亮偶爾低沈,異於冰涼的辦公桌面膠感材質,滑動臂展,蛙式一般靜靜往前,靛藍色之時宛如寧謐深海,鐵灰色之時又如無聲宇宙;在那些將心神盡量安置下來的時候,我日漸察覺中年感之擴散。

初次翻閱本書,就像在預視六十歲之後的年老時日,作者以一路走來的經歷與姿態,一方面耳提面命、一方面隨性自在地告訴讀者:死生有命,而其實每一天同等重要。我們不該去想像的是,十數年後的自己究竟是何種面目(視茫茫髮蒼蒼…)與樣態(飛黃騰達、窮途末路或者否極泰來…)?畢竟此刻的每日分秒皆在改變下一分秒與下一日,而十數年後的自己同樣來自於現在。

依隨年紀,開始會不自覺檢驗(或說測試,一如機車排氣定期檢驗)自己的感官,那些過往時代裡總習以為常、引以為傲的視覺、聽覺、嗅覺等等,已在年歲裡同步衰老,感覺呼喘聲變得粗厚了、聆聽亦成為一種必須反覆確認之事…然而、這會否是一種提醒與被動的在意,當事物來到尾聲,亦即漸漸偏離了核心,我們如何自處?驚慌失措或者游刃有餘?或許本書正是紛忙塵世裡的一道警示,試著傳遞來自你不曾想過的多年後的許多訊息,關於命運、生活、健康與孤獨等等,只是暗示,而你唯一必須理解的是,現在的自己。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後來發現,無論營養健康與否,決定性的關鍵純粹是慾望作祟。

記得那上午,充滿著樂活悠哉感,青田街底的咖啡館剛開,無須訂位,我們選庭院座位,空氣裡有一股春末獨有的生機搔弄而致的微細燥熱。安安靜靜,對話過程中,自己是凝神的,近乎一種來自師長的耳提面命,我像是幼稚無知的小鬼,一邊檢視自己現有的多麼不健康的生活。

映蓉老師不時提到各式營養素、蛋白質以及糖、脂肪、鹽等等添加物與人體的關係,她有她獨到的訴說方式,讓我頓感自己長期坐姿不正與加班熬夜導致的腰背痠疼(或是昨夜睡前那碗其實難以負荷的濃郁鹹香的牛肉麵)…事情有時就那麼奇怪,而你才知道原來是自己加害自己,並非一味去怪罪食材不佳、成分不明、物價太高或哪些商人的心太黑…「所以,一切根本是口腹之欲在壞事。」結論。

在映蓉老師的餐桌風景裡,等同於健康的真義,一般概念的少糖少鹽多蔬菜均衡食材運用在她所分享的數十道早午餐套組裡被完整實踐。她說、營養不該是被單一執行的,更需要透過運動的輔助,一如讓身體齒輪般的運行,才可能維繫整體健康,而那是長期的想法與執行力的考驗,而誘惑就是我們自己對於食物氣味的貪念,如果不能設法去理解食材、烹調法的選擇與用意,再多的運動、再多的節制飲食亦是枉然。

營養的取得,如五育並進的小學生學習之理一般簡單而基礎,但是在面對健康課題時,我們永遠仍像是長不大的孩童一樣不聽話、想要擁有自己喜歡的,然而、其中的認知與體悟之差異態度,恰正成為走在正反兩條路上的關鍵:你曾不曾認真設想過健康與身體的重要性?或你只是過度自信?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年,總能經由各大小開放或獨立媒體得知,種種醫療糾紛與似乎無以挽回的醫療環境品質低落,這其中的「低落」,包括了懸殊的醫病比、醫護人員勞動力過度以及因而可能導致的不信任感、資源分配不均、缺乏體貼等等醫病衝突。

在當今這位處於手術刀下的年代,道德論述無限上綱,所有事物皆宛如刀俎魚肉、動則得咎,失去了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體貼、關懷與設身處地。在育志醫師的新作裡,可以清楚看到的是中庸的力量,卸下醫師袍的他,藉筆代刀,以新身份重新體會病人的立場與心緒,也因過往診間經歷,試著讓病人瞭解醫護人員的驕傲與酸楚(我相信人都需要某些激勵鼓舞的,特別是互動中的對方)。

凡事一體兩面,彼此都需要對方的陪伴與支持。我想起自身各種看診經驗,真實狀況是在空間有限的看診室裡,無論胸腔內科牙科眼科皮膚科等等,一個診斷次序裡必須面對數十、近百甚至更多病人的醫生,該如何支撐自己的體能心智以做出最正確、無爭議的判斷?而身處弱勢的病人,又該如何告訴自己,接下來一切都能正向以對?因為時間亦有限,醫護人員的工作時間與病人的生命時間;相互矛盾、衝突的狀態下(「我也是人,我想下班。」「你不看病,誰來看病。」此類對話永遠如雞生蛋蛋生雞一般是個大哉問),唯有體貼。

與其說,本書在殘酷地解析醫病關係(從心態著眼,到醫術、醫理的詮釋與辯證),不如說是兩者關係的調整與轉圜,這是一本協調之書,醫療亦非一條不歸路,而是理解之路,相互理解才是讓醫病關係在此年代有所突破的關鍵。「你不是醫生,所以必須試著讓他帶領你去理解病症。」「你不是病人,也請你理解他的惶恐與不安。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清楚記得那個夢。抱著孩子坐在兩米高的圍牆上眺望遠方,遮霧的城市清晨,我們恍若被遺忘那般面對輪廓喪失的世界,我想教孩子些什麼,或唸給他楊喚的詩。突然出現高中熟識的C,說想抱看看,我小心翼翼遞交過去,不久他卻手滑讓孩子摔下(視線裡癱躺的身體卻遠超過距離般地成為小小黑點)。我滿臉的淚而C卻一派輕鬆說,「再生一個就好了啊。」夢隨即被晨光燃燼。醒來發現眼角有涸乾的淚跡,那竟是如此真實而又隱喻般地經過了。

夢裡(確定)。我一直記得,在二十多歲某夜夢見自己死去的孩子,在生命最悠揚的時刻,莫名擔心起不知何來的骨肉。

像一種暗示。《影之光》的編輯過程裡,隨賴律師的文字情節延展,躍然紙上的生動角色:小穎寶兒阿緹小凱安琪拉(甚或「一切是為了孩子好」的大人們),不斷將我推入那虛設又彷如真實的世界並自問:現實不也如此?親緣關係的建構與存續,永遠在社會時間裡被反覆書寫改寫而又書寫…畢竟沒人能窺見事物全貌。即便是父母、律師或程序監理人。賴律師在故事中,以全知觀點面對每一事件,每個人都有難言之隱、每段過程皆有其緣由,然而、在孩子面前,或許無法認同、理解他們單純直接的想法,但是,不妨傾聽。

在氣候變異甚鉅的季節裡,循本書跌宕起伏的篇章前行,我不時想像到自己的孩子是男是女?怎樣不會挑食、吸吮手指?怎樣才能避開將來那些早已深知的困厄?在這逐漸逸失了值得抄誦的教養之處,我能否將他藏起,或只待在子宮,讓人充滿期待地呵護,不要老去。

當作家駱以軍以《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謹記一場反向角度的自我記憶,賴律師則以孩子不同遭遇,洞見(預示)了我們或將出現的生命之盲點與不安。當想及某日孩子的未來將面臨夢一般的失去,我們只能提前勘驗他們的必經之路,探試一些敗壞腐朽的細部,如果決定了一切,便將對他(她)娓娓道來,這所有的經歷。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抵就是一種分享的心情吧。許多出差旅外的機會,自己不時會在某些空檔裡想到禮物的事(並且那種在出發前早已羅列在代購清單之外的情緒);可能在南法小鎮一家小小甜品店、可能在北京一條年貨購物大街、可能在南非市郊酒莊甚至只是東京巷內一家手工羊羹坊…

我喜歡那種因為眼前物事而記起特定對象的性格特質的瞬刻感覺,那是自己記得的他們:共事的伙伴、深交的友人、情人與家人。

後來多半選擇食物,甜點或酒類,一方面避免收納與保存的尷尬(不是所有人都樂於收到意料之外的自以為禮物的禮物,何況不知該如何安置其位,即便只是一本書也可能違背該對象的選書原則),一方面得以實際領受來自遠方與異地最能體現人民生活的飲食氣味(美好滋味入口的感受是最真切的)。

編輯《幸福暖心的禮物料理》的過程,讓我憶及諸多細碎如翻轉沙漏般反覆的分享的喜悅,願意分享,總盼世界上有另一人可以共感與知悉,而就是那樣的一份心意,讓我們在生命裡永不孤單。我們當然也可以親自學會一道菜、烹飪一道拿手料理,在合宜時機(與會情境)帶給適當的對象們一種「彼此同在」的細微心緒:食物味道裡的某些特質是自己所想、所詮釋的對方,既是分享,亦是對各式情感關係的界定;試著讓更多人暖心。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然而故事的進展…喔不、或者可以說這故事根本毫無進展,事情到了最後,沒有真相,殺人犯C給記者M的最後來信中,似乎又將故事推展了下去,順勢鬆開了箝制在原有的謀殺案上的情、理、法之鍊鎖,語言和文字的幻術再度讓真實成為了沾滿懷疑色澤的泡影。事實並不存在,沒有事實。唯一的事實早已隨著遙遠的屍體而逝去。

真實存在於你與自己的看法之間──某種分歧,不安地,存在於真相與虛構之間。──阿拉斯泰爾萊德(Alastair Reid

小說開宗明義:這是一則真實故事。但其實故事始終在原地打轉,在敘述者C與M的信件往返或訪談之間像沙漏般不斷翻轉而忘了所為何來…這是一個逐步在排除敘事表面的案發經過、證據供詞、罪罰等等輪廓線條的去故事化的故事,文本核心從M的偽造新聞報導事件開始、在進入C的殺人回憶之後,全然呈現了角色心境的高度透明化:他們究竟在想著什麼?真正的情誼?個人的私欲?厭棄而佯裝熱絡?兩個分別在職業道德(被拆穿假報導的M)與人性道德(被控殺人的C)出現重大瑕疵的人的對話,究竟又何者為真?當他們已經在社會上名聲毀了、臭掉了的同時,該如何讓對方、自己或群眾相信一切?

這不是一個索求真相的故事,反之、它試圖在詮釋何謂「真實」。

閱讀過程中,你可以想起林林總總從記憶裡跑馬而過的新聞頭條,那些貪污索賄性侵盜竊誆騙等等狗屁倒灶之事,一旦死無對證(缺乏直接證據下,自我感覺良好的C將犯罪過錯理所當然地推給了亡去的妻。好比無數罪犯將犯因推給了精神異常那樣輕易而果決),我們該從哪一基準點來觀看事態發展,而非全然訴諸情感?道德的界線極其模糊,當某個人悄悄跨過了,是否代表再也無法回身或只能讓大眾以偏概全(因為他那樣所以全然不可信)?故事裡的C輕巧出入在那塊交織在情理法之間的連集區域裡,虛實難辯、真假難分,罪與罰就在一念之間,永遠沒有完全公開的真相。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要隨心所欲地駕馭一艘船的速度確實很難。其敵人,當然,就是水的阻力,因為你得用船上所有人員與裝備的重量來代換水的阻力。然而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這是種亦敵亦友的關係。人生就是這樣:那些需要克服的問題同時會讓你在過程中更加茁壯。」─喬治葉歐曼波卡克

 

編輯本書過程裡,一如華盛頓大學裡那幾名男孩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擺盪一般,於無爭的水面上如絲順暢,行雲流水的文字敘述,將主角J的心境轉折與震盪化為類似節奏的跌宕起伏,眾男孩之心境更被逐一刻畫如人生水道上競技的航舟,亦步亦趨,亦師亦友,在技巧與經驗不斷進步的同時,也在師習生活的技巧與調整。

在反覆閱讀的過程中,一次兩次三次如同揮臂划槳…雖能感到男孩們的親近,或也因停留於紙上,所有精神力、意志力、智力與榮耀的換取,皆屬頁面段落行距字級之間的平面感,故事持續如常,直到即將成書後的一則棒球新聞,才體會到運動生命之無常與癥結─

蘋果日報訊:「日本棒球退役球星清原和博涉毒被捕,他高校PL學園、讀賣巨人時期隊友名將桑田真澄表示是透過共同朋友電話通知得到消息,當下非常震驚。在被問起有什麼話想轉告清原和博時,他說出名言:『人生中沒有所謂代打和後援。(人生には代打もリリーフもいないということですね)』」(王毓健/綜合報導)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沒有可能隨時隨地盡情地著色?著色書熱潮漸漸趨緩,但我們希望設法找到屬於它的新出路,或許隨身攜行即是一個最合宜的路線。《平靜帶著走》從「繁花盛開」「動物王國」到「繽紛世界」「熱帶天堂」,全系列以袖珍、便利為製作主旨,希望它們可以是一種陪伴,成為所有人的好友,在任何時間、任何心情狀態下,皆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幅畫面,重新上色,時刻取得屬於自己的快樂!或許可以在煩躁的晨間會議後、於辦公桌或茶水間短暫調整情緒;或許是在忙碌的業務拜訪行程的喘息咖啡時間裡,感受更寬闊的樂趣;或許是在一日工作結束後,返家的捷運車程裡轉換日與夜的氛圍;又或者是提供給孩子們、老夫妻、朋友之間的一份情感聯繫…平靜、帶著走,這是一種新的生活形式,讓每個人在紛紛擾擾的世界裡,覓得一絲安寧。


平靜帶著走:繁花盛開_立體書封.jpg 平靜帶著走:動物王國_立體書封.jpg 平靜帶著走:繽紛世界_立體書封.jpg 平靜帶著走:熱帶天堂_立體書封.jpg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非常喜歡這故事。穴,是神秘的洞穴,亦是生命的進出往返,或母體子宮的象徵。

隨丈夫調職而遷址至郊區夫家分居兩棟的麻陽,彷彿經歷了一段人生的奇異旅程,精神奕奕的婆婆、斷絕溝通的公公、怪異的獸類與洞穴、宛如透明人般存在的大伯…如同麻陽在超商面對的直言不諱的小學生們,這是一種完全反社會的經驗,也是新舊價值觀的隱性衝突,看似無爭美好而無所事事的日常環境裡,泥地、落葉、溪流水聲、赤焱日午…卻又是抽絲剝繭一般將麻陽長期於城市中所建立的觀想與概念,逐次剖析與換置。如架空的全新科幻場景,她必須重新適應、重新尋找生命遠方的意義,過往感到漠然的婚姻、家族關係,被一步一步扣緊,被迫認真檢視現有生活價值。

穴是空的,是一種時空之轉換。作者小山田浩子藉由一段宛如被閒置的時間,逼視麻陽的感知,一幕幕心理劇場裡,神秘地穴是一個開口、一個契機,當公公行徑怪異在深冷半夜躍入穴裡望向溪流對岸,彷彿直視彼岸花一般而後重病、離世,他由生至死,麻陽由死(昨日惶惶的種種)而生(重新進入職場,如同嚴格看待工作價值的婆婆),最後覺得自己越來越像婆婆了(包括面貌與性情以及對人生的正方向),既是生命態度的自我協調,亦是對舊價值觀的承認與調適,像是進入了穴裡,從不安到適應。

本書從〈穴〉一路走至〈黃鼠狼的鳴泣〉、〈雪夜〉,具體而微回應了攸關個人存在、社會定位與群體結構之間的種種疑慮。見微知著,三則故事互為表裡,交互運作,從婚姻、想孕到懷孕,一切終歸為一段新生命誕生的歷程(包括自己或孩子),生之隱喻。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