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件事是這樣的,某政論節目裡某名嘴談論了1975年莫斯科地鐵瞬間消失事件」而後被某媒體人揭露該內容來自網友捏造的謠言卻未經求證就引之討論且言之鑿鑿。然而、我想提的並非 該媒體人研判此為四月一日愚人笑話(如美國克里夫蘭報紙刊登LeBRON JAMES將重返騎士隊那樣震撼又正中下懷的新聞)或什麼新聞節目綜藝化低能化的問題,而是—消失。

記得聽過許多關於各國人事消失於三維空間裡的神秘事件,我所好奇的不是他們去了哪裡?反而是留在原地的部分。 最近有一部日本小說改編電影《聽說桐島退社了》,故事梗概寫著,「週五,社團活動照常進行,一則流言悄悄傳開,風雲人物桐島突然退出排球社,無人知曉原因,且完全失去聯絡…無論戀人、好友,甚至毫無關係的同學們,都無法避免地被捲入陣陣漣漪。」

《她消失之後》正是這樣一部探究主角女高中生S正逢「被消失」之後的心理驚悚劇。和母親約好的離開呢?因父親對彼此的長期精神施壓以致決定離家的母女卻在本該成行的時刻,母親未赴約,徒留S空等、直至傍晚、只得返家;等候過程中一秒一秒放大、沈重的時間似乎又回歸原位,父女持續情緒上的角力,問題是「母親不見了」。像是突然騰出的空位,一如WORD文章裡憑空多出的空白格 ,你總得將前後文無數對照以免錯失什麼(誤植或者缺漏)?故事裡僅剩下父女兩人的屋子,熟悉如常卻反覆迴盪著問句:誰知道她去了哪裡?

本書為美國新銳女作家Tracy Bilen的首部作,透過成長於瀕臨碎裂家庭的青少女的視角,闡述一個浸漬在父母婚姻不睦且深受父親的暴力脅迫之壓力下的成長故事,文中對於「失去」與「拒絕失去」的心理拉扯有 深刻描繪。特別是段落文句裡的情緒起伏、轉折,忠實呈現一名未經太多世事的女孩面對無法遏阻的生命之厄時,所面臨的驚惶恐懼的壓力。當她生活在一種隨時終結的生活裡,無論學業、戀情、友情等等皆須有離開的準備,宛若片段式人 生,度日如年(之於父親的脅迫而言)又如年般度日(之於每一天中各式情感的不捨與留念)。

因為那些空白格,S需對照、重整、梳理既有生活裡之前後文(如前述那位媒體人),試圖挖掘、探 究空白格代表的意義—母親的下落。不論事件真相,S在過程中,重複閱讀生活,一如重新檢整自我,躍居懸悚文字之前的是徬徨苦澀的青春之詩。試問:如果是你/妳,當他/她消失之後,你/妳該如何承續他/她缺額的日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