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收到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醫師的書稿,我迫不及待想知道,所謂的老化,是不是已經在年屆而立的我身上開始起了作用。

我從小就常被說懶,雖不至於到達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的境界,但相對於熱愛運動、行為積極的同齡孩子,的確容易被歸類為溫吞一族,什麼都慢,感覺上就是個老小孩。再加上星座非常不巧落在土象(太陽與月亮星座都是,真是令人搖頭的絕配),更加深了我對自己認知的「穩重」,換句話說,就是「慢郎中」。

我本人無心為自己辯駁,但也深知一成不變、個性溫和(溫吞?)的確是不好的,至少在我高中那年,第一次聽到「行為模式過於固定容易老年痴呆」,倒是老老實實被嚇到了。我習慣回家走固定路線、吃的口味很挑只選擇吃過的、不接觸新奇事物、沒事就賴在家裡什麼事情也不做……報導說,因為大腦缺少刺激,久了就像機器一樣會鈍,然後呢,再怎麼上緊發條也會像個迷糊的老時鐘,怎麼運轉都會跳針……

這該怎麼好?最嚴重的是,這十幾年下來,我還是依舊故我啊!甚至到了現在,我都開始做好老年會痴呆的心理準備(怎麼會這麼悠哉呢XD)。究竟有沒有什麼良方,可以讓越來越與青春無關的自己,不要太快靠近老化呢?

陳亮恭主任身為國內的高齡醫學權威,他語重心長提出「現在年屆中壯年的我們,將來每四人會有一人得面臨獨居的老化生活」,而且「每個人老年需要他人長期照護的時間平均長達七年」。仔細想想,人生假設以七十歲壽命來看,這無所依靠的七年就佔了十分之一,而且以我現在年齡來看,也用掉了剩下的十分之五,換句話說,是不是我的人生只剩下十分之四還能像此刻這樣悠哉聽音樂、打電腦、想著周末約會可以去哪?

每個人對於老化不免是存有擔心的,尤其上班族工作壓力可能導致生理機能不像年輕時活躍,過了科學證實的黃金年紀(二十五歲至三十五歲),許多刻板印象中的老化現象會逐一浮現,然而我們卻不是今天發現這個、明天發現那個,而是會在某個莫名的時間點,比方哪個下午意外發現自己忘了回家的路、或者吃完慶生排餐之後心臟極度不適,因為老化是緩慢發生的,講白一點,只有在全面崩解的時候,我們才會真正面對它,而且感到束手無策。

對一般上班族來說,青春已經是過往的美好回憶,我們正在為生活打拼,但在此同時,卻也別忘了要為將來的生活存點積蓄,這種積蓄指的不是讓你衣食無憂的金錢,而是對抗老化的健康資本。如果提早準備,甚至那些健康險、專為銀髮族量身打造的老年險都只會是聊備一格(真希望是如此)。很多事情都是未雨綢繆就有轉機,面對未來的人生挑戰也是如此,只有真正了解老化,才能全面防止老化提早發生。

這本《寫給怕老族:從現在開始儲存健康資本》毋寧是給正意氣風發的三十歲、四十歲的世代準備的,青春縱使一去不回頭,如果平時保養得宜,的確可以延後青春遠離的時間。尤其照陳亮恭醫師所說,老化並不是絕對的年紀指稱,而是生理機能到達某種程度的退化;但如果你的心態健康,甚至一點點生活上的改變也不會影響到什麼。

如果你是個平時就注重養生的人,那麼有些飲食選擇特別能幫助你儲存健康的本錢,再加上正確的防老化觀念、得空就在忙碌的生活中來點有氧運動,讓這些觀念落實在生活中,就不覺得是刻意而為的抗老課程,而是讓你越活越年輕的健康條件。

寫給怕老族  

編輯Linus  2013.05.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