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街頭/陽光浮起整座都城/孤獨的主題/那年秋天的動機/已經變成落葉/什麼也沒做/就老了……不可能更好了/一點點出名的感傷/到處都是時間的糾察隊

〈通緝犯〉,鯨向海

 

青春,永遠是我們反覆追索的議題,它是糖亦是毒、是迷戀亦是悔恨,它瞬逝而短暫,我們甚至無法確知它的到來。初次看到《小時代》,是在擁擠的書店櫃位,上下兩集強烈的封面設計暗示了一種世代的標誌:螢光色的、黯黑的、好動的、拼貼的…久後正式閱讀(當已去了一次北京、聽到太多八○後的事以及太多次《幻城》),突然發現—喔、郭敬明原來如此(此前我已搞懂韓寒)。

無數的華麗綴飾無數的豪奢光景無數的夢幻斷片無數而無所謂的愛恨無數無數的上海光影。

關於故事,我們會說妳是林蕭、她是顧里、她是南湘、你是顧源、喔他是宮洺…(那誰是唐宛如?)…關於電影,我們會問為何她是林蕭?是顧里?是南湘?是宮洺…(為何她是唐宛如?)…關於我們,因為彼此心中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小時代。「青春如此強大,她們揮霍著屬於自己的小時代。」我們何嘗不是?青春總是殘酷(岩井俊二不也這樣告訴所有人?),當一如隔著毛玻璃的脫焦模糊鏡頭回望,不免發現,那時因不成熟不諳世事而有的殘忍的意志(不愛了、恨了、走了、不留了…),如今一點點扎著舊日情感,多麼美麗絢爛吶…那時的我們反而堅強、那時的夢異常堅固。

【小時代】電影是時代下的產物,標誌了上海八○後一代心神的苦惱與自由,社會與情感價值在時間的疾速沖刷下,為了留住一切,必須變得強悍、絕決、甚而無情。每一角色的面貌都可以是記憶中的某人,每一鏡頭都將成為自己的記憶重現。這是郭敬明的小時代,亦是每個人的小時代。作者藉由筆塑的角色已呈現上海的一斷代、一切面,而此斷代、此切面進而將重新描摹每個人的青春輓歌。

電影,作者論電影與大眾電影(就像純文學與大眾文學),無論何種類型、風格、語法…畫面初啟之時,皆會是字卡「A film by □□□」。關於【小時代】,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A film by郭敬明」。

TINY TIMES COVER  AL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