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前接連傳出的食品安全問題至今還記憶猶新,每天都有新的有毒食品被驗出,連食品大廠也被捲入。但明明受害的是我們這些市井小民,新聞媒體上出現的卻是店家和廠商的發言人在哭訴自己才是受害者,甚至有業者反控都是因為民眾貪小便宜才會造成今天這種局面,這種本末倒置的觀點真的非常弔詭。

經過這幾次教訓,越來越多人在將東西吞下肚前除了會計算熱量外,也開始在意起內容物成分了。那些出現在成分表上的化學物質,明明寫的是中文,但真正認識它的人卻少之又少,有些罕見化學用字要我念還念不出來。既然都不認識那些它,那為什麼會願意將它吃下肚呢?記得當時友人也轉貼了篇有趣的圖文,大意是說「不小心吃下過期食品並不可怕,可怕的卻是吃下的食品不會過期。」

關於「吃」這件事,也許是過去都過於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卻忽略吃下去的東西到底對身體是補還是毒?當然,完全用理性的觀點去解構「吃」這件事,斤斤計較今天吃了多少卡路里、還有那些營養成分沒有攝取到,把「品嘗食物」這件事變成為「攝取養分」又有點矯枉過正,應該也沒有多少人能日日奉行。但藉由這幾次食安事件的警惕,爾後面對「吃」這件事,在滿足感性的食慾衝動之餘,也可以試著從理性的角度判斷,畢竟將食品賣給你的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獲利,別把自己的健康交給他們把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