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越來越小了,尤其是網路社群密集將年輕世代「網羅」之後。在高中之前,我們沒有手機、BB-CALL,只能靠室內電話聯繫感情,有些私密的情感就靠書信往返,寫信、等回信,是自古以來的傳統;魚雁帶來的是熱切的心,我們則一筆一畫工整書寫細細拿捏的心事;我們和他人在各自的生活裡,沒有電話與信件的時候,世界就是自己的。

如今,網路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我知道他昨夜去了哪個酒館喝酒,她知道我正打算敗入哪個手提包,我們熟知彼此間的生活小事與行動作息,靠著Facebook、Line、Skype,還有早些年的MSN、ICQ等等……,以往封閉的人際互動變得開放,只要你願意,一個ENTER鍵就將你的食衣住行傳送給全世界。

更多人知道你了,然而也更不瞭解你了。大家只開始知道你曾經在哪處打卡、吃過哪個名店特產、哪件冬裝是妳參與團購敗的、還有你正跟哪個夢中人打情罵俏互有好感……社群網路成了街頭巷弄的八卦放送站,少了隱私,每個人幾近赤裸裸被他人品頭論足,不管正「瀏覽」你的人,是你的親朋好友,或者只是路人甲乙。

人際關係演變至此,因應網路無國界,我們也許該從以往的慣有互動中微調模式,讓彼此在表面的認識中,還能知曉更深層的部分,如同沒網路的年代裡,我們都是那樣掏心剖肺與人相處一般。

《快樂的人和你想的不一樣》便是著眼在人們在網路互動頻繁的現今,為了改善只透過網路的「按讚」、「分享」、「已讀」等形式瞭解,提醒讀者,只有與人真心往來,才能聽見內心真正的聲音。這些人際關係中,親近者如父母手足乃至姻親家庭,旁伸至朋友與工作職場,才是我們一天二十四小時密切交流的對象,當我們只在虛無看不見彼此面容的Facebook上關心他人,很容易忽略身邊這些人與我們的心靈交流。

很多話我們總是礙於面子問題說不出口,或者積習已久的困境無法突破,我們即便想化解僵局,卻像個無頭蒼蠅般不知從何著手。作者露西‧布萊斯福特(Lucy Beresford)身為英國媒體圈舉足輕重的心靈知音角色,她將生活中真實發生的讀者來信分享出來,不刻意賣弄心理學與社交理論,只以平實簡單的狀況分析,讓我們能夠在一封封似曾相識的個案中為自己的窘境解惑。

也因此我們才能知道,很多時刻面臨的抉擇,都是來自孩提時對父母決定、手足行為所做出的反饋。事出必有因,先探索事件背後的成因、再導回分析自己過往類似經驗的慣性行為、最後作者試著讓我們拉高自己的眼界去思考怎樣的相處才會愉悅、怎樣的人生才會令我們真正快樂。

快樂的人生,來自於和他人相處所激盪的生命火花,這些快樂足以讓我們成長、獲得心靈的滿足。以往我們可能會欣羨他人擁有富足完整的人生,實則人生的幸福快樂操之在己,你所在意的所有困境,不都是自己作繭自縛而已?如果我們能在各種人際關係中看清自己的重要性與地位,就有機會將不順心的一切事物看得更透徹,而且也不至於躲避、甚至過度依賴網路世界。

為你的快樂加把勁,快樂的人生不是加減乘除,想要獲得什麼、捨棄什麼的理論,而是將所有負面關係、導向正面意義的人際互動。看似複雜,但只要有心,一通電話、一個日常的問候,就能化解所有難題。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光是在網路按讚是沒用的,直接帶著生日蛋糕,或與兄弟姊妹齊聚,為老爸老媽的生日好好祝賀吧!

 

編輯Linus  2014.2.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