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發現,無論營養健康與否,決定性的關鍵純粹是慾望作祟。

記得那上午,充滿著樂活悠哉感,青田街底的咖啡館剛開,無須訂位,我們選庭院座位,空氣裡有一股春末獨有的生機搔弄而致的微細燥熱。安安靜靜,對話過程中,自己是凝神的,近乎一種來自師長的耳提面命,我像是幼稚無知的小鬼,一邊檢視自己現有的多麼不健康的生活。

映蓉老師不時提到各式營養素、蛋白質以及糖、脂肪、鹽等等添加物與人體的關係,她有她獨到的訴說方式,讓我頓感自己長期坐姿不正與加班熬夜導致的腰背痠疼(或是昨夜睡前那碗其實難以負荷的濃郁鹹香的牛肉麵)…事情有時就那麼奇怪,而你才知道原來是自己加害自己,並非一味去怪罪食材不佳、成分不明、物價太高或哪些商人的心太黑…「所以,一切根本是口腹之欲在壞事。」結論。

在映蓉老師的餐桌風景裡,等同於健康的真義,一般概念的少糖少鹽多蔬菜均衡食材運用在她所分享的數十道早午餐套組裡被完整實踐。她說、營養不該是被單一執行的,更需要透過運動的輔助,一如讓身體齒輪般的運行,才可能維繫整體健康,而那是長期的想法與執行力的考驗,而誘惑就是我們自己對於食物氣味的貪念,如果不能設法去理解食材、烹調法的選擇與用意,再多的運動、再多的節制飲食亦是枉然。

營養的取得,如五育並進的小學生學習之理一般簡單而基礎,但是在面對健康課題時,我們永遠仍像是長不大的孩童一樣不聽話、想要擁有自己喜歡的,然而、其中的認知與體悟之差異態度,恰正成為走在正反兩條路上的關鍵:你曾不曾認真設想過健康與身體的重要性?或你只是過度自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