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過程中,不時想到多年前仍熱愛攝影的年月,底片時代,很簡單的相機也很簡單的消費性底片,可喜愛攝影的人永遠覺得自己的視角與概念是珍貴而獨特的。記得當時候總在陽光下騎著摩托車穿繞在想拍的地方,空曠的、頹廢的、擁擠的……對於作品畫面,攝影愛好者總是滿懷想像,並且永不滿足,總覺得只要有心,沒有無法達成的構圖概念,即便手中只是一台雜牌相機,為了平視在寬線道馬路另端的公車站,就是得在這一側彎腰俯身,以非常詭異的姿勢,試著讓視窗裡的光影線條達到平衡。

作者於書中寫道:「你曾拿著相機趴在地上嗎?想拍出與眾不同的照片,別說是躺了,連匍匐在泥坑裡,也得做得到。這就是專業攝影師與業餘攝影師的差別。」

當然、後來能成為專業攝影師的人僅在少數(天賦、努力、機運等事往往需要並存的),但愛好者們仍舊喜歡拍照,無論單眼相機、類單眼、消費型數位或甚至便捷的手機,我們依然會在任何時間,按下大小不一的快門鍵,時移事往,現已不見得是一種追求,而是潛意識裡、對時光的在意。讓照片變不同的一百種提案本身,等同一百種人生暗示,換言之,意旨在提醒讀者,其實有各種方法解決每個人不同的攝影難題,無論在事發前後或當下,然而生命裡的藉口眾多,有了書只是盡力排除部分讓自己放棄的理由;但須理解的是,失敗不可怕,照片好壞不會有客觀定義,但是對於一件熱愛之物的夢想往往稍縱即逝,因我們永遠無法感知天賦、努力與機運並行的一刻的到來與發生,就像一個攝影畫面,如果連等待的心緒沒有,固然就會成為永恆的無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te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